随着以讯飞星火大模型为代表的生成式AI的快速迭代,人工智能技术正成为推动教育数字化转型的重要引擎,无锡经开区顺应数字时代教育变革和创新潮流,于4月3日在无锡市太湖格致中学举办"央馆人工智能课程"规模化应用试点区(校)培训暨经开区第三届科创比赛央馆课程项目培训,全面提升教师人工智能素养,助推经开教育数字化转型。
培训伊始,经开区教师发展中心信息技术科科长李强对往期科创比赛进行了全面总结,并详细介绍了近期即将开展的重要科创赛事,鼓励各校积极参与,营造浓厚的科创氛围。他表示,此次培训聚焦于 “智能博物”“无人驾驶”“智水未来” 三大特色项目,构建起 “教学 + 赛事” 双轮驱动的教育体系,为教师们提供了教学与实践相融合的平台,精准提升教师的人工智能教学水平与赛事指导能力。
本次培训聚焦三大特色项目:智能博物、无人驾驶、智水未来。智能博物赛项结合中央电化教育馆人工智能课程,以设计并实现一款具备能听会说、能看会认、能理解会思考的智能系统区探秘中华、博识万物,完成文化传承之旅。赛项涵盖常规挑战任务4个,创意拓展任务1个,以非遗传承为核心主题,结合人工智能技术原理,通过计算机编程和手工搭建,智造机器人进行交流展示,强调人工智能技术应用的合理性、丰富性和创新性。
无人驾驶赛项结合中央电化教育馆人工智能课程“AI+交通-智能驾驶小车课程”,以“无人驾驶”科技研学游为项目主题,将任务分解为以下环节:领队信息确认﹣研学路线确认﹣研学发车﹣抵达目的地﹣研学讲解﹣返回起点。该赛项涉及人工智能、机器学习、传感器融合等多领域知识,通过赛项实践,学生能将课程中的编程、算法设计等理论知识应用于实际场景。
智水未来赛项结合中央电化教育馆人工智能课程,以“智水未来·AI 护源”为项目主题,结合所学人工智能技术,完成净水节水知识百科,污染物图像识别等任务,综合运用图像识别、传感器数据处理、算法模型构建等技术,探索 AI 在水环境保护中的创新实践,助力实现“水清岸绿、鱼翔浅底”的生态目标。
培训现场俨然成为科创教育的"练兵场",各校教师围绕赛事规则、技术难点展开热烈研讨,老师们表示这样的培训既提升了教师的专业能力,更为后续指导学生参赛理清了思路。
尤其要提的是:无人驾驶赛项和智水未来赛项均为经开区自主创新赛项。此次培训既是对“央馆人工智能课程”规模化应用的阶段性总结,更是面向未来教育的再出发。参训教师纷纷表示,将以此次培训为契机,在课堂教学中融入最新的AI技术,培养学生创新思维与实践能力,为经开区教育数字化转型贡献力量。
无锡经开区自2021年3月起,全面推进区域人工智能课程普及教育,截至目前,已构建人工智能典型校园应用云场景超54个,建设高水平人工智能实验室36间,认定人工智能教育重点学校13所,开发人工智能教育优质课例133节,获得央馆师生信息素养提升实践优秀课例9节,2024年度获奖数量和百分百双第一。接受人工智能技术培训的教师超3000人次,融合生成式人工智能AI创新课堂20间,央馆人工智能规模化应用示范校8所,全区师生参加市级以上人工智能比赛获奖5000余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