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化师范生对人工智能时代教育生态的理论认知,盐城师范学院文学院于近日举办“AI浪潮下的教育守望与创新”主题学术论坛。活动采用主题报告、圆桌对话等形式,吸引了20余名师范生与教师展开思想交流、碰撞。
活动期间,同学们围绕人工智能给教育领域带来的冲击进行深度探讨。有的同学认为,人工智能的发展让教育变得更加高效,AI可以辅助教师进行备课、作业批改及学情分析,让针对学生差异的“个性化教学”更加切实可行。但是,也有同学对未来AI在教育中的广泛应用表示担忧,指出人工智能的生成结果可能会出现误差,这也对师范生的数据分析能力和多源数据决策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活动影像资料显示,现场还特别设置了“教育AI伦理困境”辩论环节。正反双方就“AI学情监测与隐私保护”“算法推荐导致认知窄化”等议题展开激辩。师范生朱蕾在结辩中强调:“我们不应简单拒绝AI工具,而需建立教育场域的‘技术过滤器’,这正需要师范生提前培养数字伦理素养。”负责活动设计的虞洋老师强调:“我们既要教会学生驾驭智能工具,更要培养其教育者的主体意识,这才是应对时代变革的核心竞争力。”
本次学术思辨聚焦人工智能时代的教育本质与教师角色重构,不仅为师范生搭建了批判性思考的学术平台,还将技术伦理与人文精神深度融合,推动师范生形成“技术为用、育人为本”的职业自觉,为应对教育数字化转型中的认知窄化、数据隐私等挑战提前储备思辨能力。这一理论层面的深度探索,不仅为师范教育改革注入前瞻性视野,更在技术狂潮中锚定了教育者的人文坐标,为构建“AI向善”的教育生态提供思想动能。今后,文学院将持续关注“AI与教育变革”的主题,对其进行活动讨论与深入研究。(单泉 朱蕾)